大家好,我是江晓。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视频,还被我心理学系的同学转发到朋友圈并且郑重其事的点了个赞,然后说“孩子也要照顾妈妈的情绪,保护和照顾妈妈,这才是正确的!”其实我看见她发的这个视频和评语的时候,我也是表示赞同才点进去看的,如果我不赞同她说的“孩子也要照顾妈妈的情绪”的话,那么可能这个视频我连看都不会看。因为我不喜欢吸收和我世界不同频的信号,所以我点进去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但是越看越不对劲,这个社会或者教育专家不是应该教会“孩子应该如何照顾妈妈的情绪”,他们最应该教会的是,你爸爸应该如何去爱你的妈妈,你要从你父亲的日常行为点点滴滴中,一开始模仿到后来准确且清晰的认识到,爱妈妈是一种必须要刻在骨子里的信念。
但是!承担妈妈的情绪,做家务,夸妈妈等等哄妈妈开心的事情,主体方应该是你的父亲,而不是你这个孩子。(当然,照顾妈妈的情绪每个孩子可以做,但不可以越俎代庖,如果你的家庭和谐,你的父亲真正爱你的母亲,那么你只要健康快乐的长大就可以了,你的任性撒娇无厘头也总有家人的抚慰,妈妈不会认为你没有照顾到她的情绪而感到崩溃。)
我给我这个同学留言:可是照顾妈妈的情绪是爸爸的事情啊,孩子总归是孩子…如果承担妈妈的情绪分担家务给妈妈说甜言蜜语都变成了孩子应该做的事情的话,那这个家庭就太可怕了。然后,我的同学一直没有回复我。
图片
我真的每天都能在网上接收到来自四面八方很多很多妈妈的崩溃,其实不过就是孩子不懂事如何如何,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就是一位母亲带着一名五岁的男童去野生动物园玩耍,天很热,这位母亲带着孩子遛了一圈之后找到一个凉荫地,打开了一瓶矿泉水,然后孩子一饮而光,这位母亲就崩了,为啥?因为她“只带了这一瓶水”“为什么孩子不给她留一口?”“他不知道妈妈也很渴吗?”“我都已经告诉他了给我留一口!他却还是喝完了!”“他平时在家都不怎么喝水,为什么这次能喝完一瓶水?他就是故意不给我喝的!”后来都上升到“怪不得大家都说男孩是不懂得共情与母亲的!再怎么对他好都是白搭!”
全程,都没舍得骂她亲亲老公一句。请问大夏天的季节里,艳阳高照,孩子的父亲去哪里了呢?如果孩子不常来野生动物园,那么孩子的父亲为啥不能请假陪同呢?退一万步讲孩子的父亲那天不能请假,那总有休息日吧?休息日和丈夫一起带娃去野生动物园那么难吗?知道是炎热的夏天,为啥只带了一瓶水呢?带着孩子怕沉,那现在自动售货机遍地都是,不能再买一瓶吗?嫌弃动物园里的水贵?请问贵上三五块钱能比你儿子还重要吗?你宁愿失态的把孩子大骂一顿都不愿意多花三五块钱再买瓶水?
现在我要祭出网上那句著名的话:他还只是个孩子!确实,一个五岁的孩子,他的生活需求和认知还停留在低级阶段的最低级的生理需求上,那就是吃饱穿暖喝足,大夏天的户外,一个五岁男孩遛了几个小时的动物园,喝了一瓶矿泉水,然后你开始在网上网爆自己的孩子,给网友诉苦,上纲上线的认为这个孩子不爱自己,那么请问你和你的丈夫乃至整个家庭,教没教给他什么是爱?如何去爱呢?
图片
我对这种“娇妻”式,只知道在孩子身上撒泼的贫瘠泼妇,一概呈鄙夷状态,咋不见你掌抽你家“娇夫”呢?带孩子是你自己的事情啊?
这个社会真的很癫,也不怪咱们普通人活得浑浑噩噩,你看这个商业心理学和旗下“砖家”们,今天说“你要爱孩子,将孩子的生活还给孩子,不要让孩子承担属于父母的生活”,你感觉有道理,睡下了,明天一起床,刷到的又变成了“孩子应该承担父母的情绪,让我们的孩子变的懂事起来!”你说这咋整?就像我这个吃货也整天让营养学专家们弄的找不到北一样,一会说三文鱼有寄生虫,一会说是谣言,一会说螺蛳粉是油腻致癌之物,一会说人家是米粉做的,营养健康的嘞,人家柳州人天天吃照样活到一百多。我太懂大家的迷茫和不知所措了,你说到底应该咋办?
反正晓晓还是认为,孩子的懂事,就是一种变形的恐惧,别说孩子了,晓晓今年四十三岁,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依然有些“手欠”,依然会只跟着自己内心感受走,那何况是孩子呢?我觉得幸福的人才会保持童真。讲真,现在二三十岁的人你给他讲道理,他都听不懂,你给一个孩子讲道理,你能指望他有什么感悟?他不害怕和焦虑的大哭就很好了,代入一下我们自己的童年,沉默的父亲,压抑的母亲,时不时爆发的家庭大战,你被当成夹心饼干在父母中间承受着原本就不该是你这个年纪该承受的压力和绝望,什么滋味?
图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人父母,为什么要生孩子呢?说好听点,普通人生孩子说是为了什么劳神子的爱情,其实,男人只是为了繁衍,女人只是为了拴住男人或者有个所谓的“家”而已,男人完成繁衍任务之后感觉自己好像就是完整的了,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做自己的大男孩了,女人的幻想就是生完孩子,老公会更爱自己,会对家庭更有责任心,会体谅自己,会更离不开自己,反正,两口子都是在做背道而驰的梦,男的想要的是自由,女的想要的是男人更贴紧家庭。也许他们的父母也是出于“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理念,没有将婚姻家庭的残酷一面开诚布公,也许婆婆那边认为只要儿子娶了媳妇,那么媳妇就是照顾儿子和家庭的主要承担者,而娘家妈那边呢?也本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怎么你也是你婆家的人了,和我们无关。
我有时候觉得这些长辈真的是挺坏的,为了和自己的孩子永远捆绑在一起,为了所谓的“你当了妈就理解妈妈了”(我说实话,当了妈我更不理解我妈了),总是避重就轻的说一些混帐的话,什么“结了婚就好了,就收心了”“生了孩子就好了,就长大了”“孩子长大很快的,怎么养活不是养活?”一边指责新手妈妈的崩溃,一边还要暗搓搓的炫耀自己带大孩子也是这样过来的,感觉好像她们受的罪不让我们再受一遍,那是不可能的,她们从内心就过不去这个嫉妒,凭什么你们年轻人就应该吃喝玩乐不结婚不生孩子啊?都给老子生,这才是催婚催生的最根本的内在驱使。
一个畸形的,只看笑话和存心“报复”的家庭,只想把自己的巨婴儿子找个“新娘”传承下去的家庭,你说有什么爱能滋养女性和孩子呢?男人结完婚生完孩子就完成人生大任务了,该喝喝该玩玩,看孩子养育孩子全都推到女性的肩膀上去,要不要脸?最主要,很多女人也是蠢的一批,根本弄不清这里面的逻辑,总觉得是自己“生了孩子”之后才变的那么无助和暴躁,总觉的“如果没有孩子,我就可以不过现在这样的生活”,拜托大姐,你可别做梦了,造成你现在所有问题的症结在于你找了一个不靠谱的男人,你眼光低下,仅此而已,生育是双方的事情,孩子不是自己非要求着落在你子宫里的,降生在你们这种家庭中的。
图片
总是看到网上很多视频,孩子吵吵闹闹,妈妈看着看着就崩溃了,把碗一砸,自己痛苦流涕,把孩子吓的更是哇哇大哭,全社会都在赞美母亲的付出,全社会也都在要求母亲情绪稳定,问题是,最该承担起母亲情绪的那个男人,却稳稳的隐身了,现在又开始掀起“让孩子去承担母亲情绪”的这种观点,咋地了?我们女人是单性繁殖啊?就像《西游记》里,我们想生孩子就去城外的子母河舀上一碗水喝了就能怀孕了?女人又不是不承担社会责任,我们也工作也赚钱啊,我们已经在社会上遭受了“母职惩罚”,为什么在家庭中还是得不到同样的尊重和理解呢?
如果立法男性必须要和女性一样付出同样的生育痛苦,时间和精力去对待一个孩子,有孩子的男性必须要有育儿时间证明,要带孩子,要做饭要收拾家务,如果在女方一直带孩子的情况下,离婚就要付巨额抚养费养育孩子,除了孩子的各种开销,另外的钱是支付本该是父亲付出的时间和陪伴。你看还有多少男人想结婚想要孩子?
你说很多女人也是,他又不是王思聪,你生个闺女都能得到亿万家产的那种,也值得你挤破头想尽办法的去生,你说你生完,自己一个人带不了孩子,带了又要对孩子发疯,对孩子上纲上线,你图的啥?图的贱吗?
我现在要是听谁说,哪个孩子又懂事又听话,我从心底就会涌起一股强烈的同情心,这孩子一定遭受了本不该属于他这个年龄段的很多苦难吧?我要是听着谁说我家这孩子淘气的很,又调皮又好奇,那么我会特别欣慰,因为这个孩子才是在过真正的童年。记住,没有一个正常家庭出来的孩子是听话且懂事的。
不将本属于大人之间的问题传递给孩子,这才是父母最大的修行,家庭里的情绪不是击鼓传花,鼓声一停,花球在谁怀里就谁解决问题。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宝宝,宝宝爱爸爸和妈妈,这才是一个正常的有希望和未来的家庭。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